Arthritis & Rheumatology︱張曉明課題組揭示高致死性無肌病性皮肌炎免疫學特征和預后新指標
無肌病性皮肌炎(ADM)是一種死亡率極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別是抗MDA5抗體陽性的ADM是皮肌炎的一個特殊亞型,患者極易合并快速進展性間質性肺?。≧P-ILD),約40%患者在起病1年內死亡。這組疾病異質性大,核心致病機制目前尚未闡明,患者缺乏特異的治療靶點,是當前風濕免疫領域的研究難點之一。
在該研究中,張曉明課題組聯合仁濟風濕科臨床團隊,采用高維流式細胞技術檢測了82名合并間質性肺病的ADM (ADM-ILD)患者和82名年齡和性別匹配的健康人外周血中42種免疫細胞表型。繼而使用非監督機器學習方法對免疫細胞亞群進行聚類分層,并應用Wilcoxon秩和檢驗和監督機器學習方法,篩選出與疾病預后相關細胞亞群,并在模型內部進行交叉驗證。
該研究首先比較了ADM-ILD患者和健康對照的外周血免疫表型譜,發現兩組有很大的差別(圖A),特別是ADM-ILD患者外周CD45RA+HLA-DR+ CD8+T和漿細胞顯著增高(圖B)。進一步研究發現ADM-ILD患者可分成兩群,Cluster1和Cluster2(圖C),兩群患者具有不同疾病活動度和臨床結局。Cluster1群患者中富集了以CD45RA+HLA-DR+ CD8+T為代表的活化T細胞,這群患者RP-ILD發生率和死亡率更高;而Cluster2群患者外周血以殺傷性CD56dim NK細胞的富集為特征,臨床預后較佳(圖D-E)??傊?,該研究發現外周免疫分型可對ADM-ILD患者進行危險分層,不但對臨床結局預測和發病機制研究有積極意義,也為個體化治療的探索提供了新思路。
圖示:ADM-ILD患者外周免疫表型特征和預后分析
A. ADM-ILD患者與健康對照外周免疫細胞譜sPLS-DA比較圖;B. ADM-ILD患者與健康對照外周CD45RA+HLA-DR+ CD8+T細胞和漿細胞百分率比較圖;C-D. ADM-ILD患者外周免疫細胞譜內部分群sPLS-DA圖(C)和主要差異亞群(D;E. ADM-ILD Cluster1和Cluster2患者預后曲線圖。
聯合培養科研人員仁濟醫院葉延博士及研究生張雪靚為該文共同第一作者,上海巴斯德所張曉明研究員、仁濟醫院扶瓊副主任醫師和郭強主任醫師為該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先導B)、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的支持。
研究組介紹:
張曉明課題組主要開展面向國家重大醫學需求的疾病免疫學研究:1)跨疾病B細胞個性和共性研究;2)多組學指導下的疾病免疫分層、分型研究。近年來在Immunity, Cancer Discov, Sci Trans Med, Nat Commun, Ann Rheum Dis, Arthritis Rheumatol 等免疫學和轉化醫學雜志發表系列論文,歡迎有志于疾病免疫學的優秀學生和博士后加入研究團隊(xmzhang@ips.ac.cn)。
全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art.42264